長江日報評論員 華智超
18日是武漢軍運會倒計時一周年,為了迎接軍運會,許多市民爭當志愿者。江漢大學(xué)女生張燕坪,每周三次,從沌口輾轉(zhuǎn)乘地鐵一個多小時,到漢口后湖參與志愿者工作,負責(zé)搜集和整理35個比賽場館的資料,為其一一做好封面和目錄,以方便查閱,一摞摞資料比自己的專業(yè)書本加起來還要厚。
沒有人要求張燕坪這么做,她為了當好軍運會志愿者盡心盡力,讀者隔著距離也能感受到她的熱情。許多人可能從沒來過武漢,不太知道武漢是什么樣子,卻可以從這個武漢姑娘身上,對武漢和武漢人形成一個印象。在這個意義上說,像她這樣的武漢人,成為了武漢的名片。
和城市的飲食、交通工具、建筑一樣,人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道風(fēng)景。一座城市宜不宜居、生活舒不舒適,有時不需要特別深入的調(diào)查,只要看一看當?shù)厝耸欠駩芤?,就能有一個直觀的了解。如果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、幸福指數(shù)都非常高,人們自然會得出這座城市宜居宜業(yè)的結(jié)論。
同一些人造風(fēng)景相比,人可以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。因為人和人的交流,更能從內(nèi)心深處打動我們。設(shè)想一下,假如我們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街頭問路,當?shù)厝硕际菙[著臉、愛理不理,我們難免會渾身難受,可能下次再也不想來這個地方。相反,假如當?shù)厝丝偸敲鎺⑿?、熱情幫忙,我們就會有截然相反的“用戶體驗”,仿佛就在故鄉(xiāng)一樣,對這個地方產(chǎn)生好感。比如青島10個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,這樣的青島讓參加上合峰會的來賓感到賓至如歸。
武漢即將迎來軍運會,作為東道主,武漢市民未必都注冊了志愿者身份,但只要有志愿精神,就都是“志愿者”。這種志愿精神處處可以發(fā)揚,未必只能局限在比賽場地里、與游客交往時。例如不亂扔垃圾、不隨地吐痰、言談和氣等等,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文明行為,同樣可以讓武漢的形象更美好。
如果說打造城市名片就是在講述城市故事,那么故事的主角應(yīng)該是人,是每一位市民。如何在一場國際盛會中講好武漢故事,答案等待每一位市民來書寫。
責(zé)編:李智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