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為: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上門指導吳新才老人填寫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
□楚天都市報記者余淵 攝影: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
他年輕時在漢正街做生意,并小有成就,不料一次挫折,讓他幾乎虧光家底。7年前,他回到武漢市蔡甸區(qū)的老家,老伴又患上癌癥,幾年治療,家中積蓄用光。在他最困難的時候,政府伸出了援手。
幾天前,78歲的吳新才老人致電楚天都市報《幫到底》欄目說,他感恩社會,想去世后捐獻遺體,希望記者幫他完成心愿。
連遭厄運得到政府救助
6月22日上午,記者來到蔡甸區(qū)索河鎮(zhèn)長河村,見到了吳新才老人。
吳爹爹介紹,1982年,他只身來到漢正街,白手起家做起服裝生意。幾年下來,他不僅積累了財富,還收獲了愛情。
1989年,吳新才從廣州訂購了40萬元的服裝。當整整一車貨物運到時,他發(fā)現(xiàn)除表面一層是服裝外,下面都是衛(wèi)生紙。他趕到廣州找生意伙伴討說法,對方卻不見蹤影。
這次打擊讓吳新才的生意跌到谷底。在妻子的鼓勵下,他開始做些小買賣。此后十余年,他好不容易攢下20多萬元存款。
2011年,吳新才帶著老伴回到蔡甸老家,建房定居,安度晚年。但厄運再次襲來,老伴當年被確診患上癌癥。吳新才花光積蓄為老伴治病,但老伴還是在一年后離開人世。
吳新才的女兒在廣州打工,經(jīng)濟條件有限。這次變故,讓吳新才陷入困境。
反復勸說取得女兒支持
“多虧國家政策好,讓我的晚年沒有后顧之憂。”吳新才說。當?shù)卣紤]到他的困難,安排村干部上門,幫他申請了低保。他每個月能領到580元,還是國家精準扶貧對象。“我年歲已高,沒有什么辦法回報社會,便想去世后捐獻遺體作為報答。”吳新才說。三年前,他偶然看到一篇關于老人捐獻遺體的報道,就萌生了這一想法。但是,當他把想法告訴女兒時,遭到了強烈反對。
那么,吳新才是如何說服女兒的呢?記者電話聯(lián)系吳新才的女兒,她說,她的思想比較傳統(tǒng),覺得人死后應該入土為安,所以不支持父親捐獻遺體。“但耐不住他一年年反復勸說,我最后還是決定支持他完成心愿。”她說,父親捐獻遺體,也許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(xù)。
紅十字會上門完成登記
取得女兒的同意后,吳爹爹多方咨詢,還是沒弄清如何登記捐獻遺體,于是向楚天都市報《幫到底》欄目求助。
記者了解到,紅十字會是遺體器官捐獻的登記機構,縣級以上紅十字會都可進行遺體器官捐獻的登記工作。
采訪完吳爹爹,記者聯(lián)系武漢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駱鋼強,簡單介紹了老人的情況??紤]到吳爹爹年事已高,駱鋼強囑咐武漢市紅十字會蔡甸區(qū)遺體捐獻登記接收站工作人員上門服務。
6月22日上午11時許,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趕到吳爹爹家中,指導他填寫了《武漢遺體(器官/組織)捐獻志愿者申請登記表》。
蔡甸區(qū)遺體捐獻登記接收站站長段剛介紹,按照流程,該登記表除要求捐獻者本人簽名外,其直系親屬也要簽名。因吳爹爹的女兒遠在廣州,工作人員與她電話溝通后,留下登記表,等她回家后再簽名。
今年以來,包括吳新才老人在內(nèi),蔡甸區(qū)已有18人進行了遺體捐獻登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