島 君 說
人之初,性本善。扶弱濟貧的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。尤其那些經歷過困苦、感受過雪中送炭的人,更愿意不斷傳遞這份溫暖和善意。
碧桂園創(chuàng)始人楊國強是過過苦日子的。農民出身,甚至窮到18歲之前沒有穿過鞋子,“是國家免了我7塊錢的學費,還給了我2塊錢的助學金,我才得以完成學業(yè)。”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。
兒時的經歷深深影響著楊國強的人生軌跡。他尊重錢,但從不貪戀財富帶來的虛名,而是更愿意把它用在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地方,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,并且從不求回報。
對國家的感恩、對知識的信仰是楊國強所有善舉的原點。而能力越大,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就越大,也成為碧桂園發(fā)展的真實寫照。
如今,楊國強已在扶貧路上走了21年。未來,他甚至要將扶貧作為主業(yè),與商業(yè)抱負一起,放在其事業(yè)天平的兩端。
作 者:鵬駿
來 源:正和島(ID:zhenghedao)
企業(yè)家手握巨量財富,始終是推動慈善公益事業(yè)的重要力量。發(fā)達國家的頂級企業(yè)家則走在了前面,比如蓋茨、巴菲特、扎克伯格等等。而中國改革開放40年,經濟發(fā)展日新月異,中國的企業(yè)家也越來越有意愿和能力,加入到慈善公益的行列中。
近日,任志強在接受采訪時談到對慈善與公益的看法,他認為“做慈善是‘授人以魚’,做公益是‘授人以漁’,企業(yè)家推動社會進步則要讓更多的人有能力‘打漁’。”
我們不必糾結于概念之爭,不過確實,慈善公益事業(yè)已經進入2.0時代,不再是企業(yè)家們身價暴漲之后,力所能及的“獻愛心”,而是家國情懷之下,真心實意地“搞事情”,通過更加科學、高效的系統(tǒng)工程,從根本上扭轉弱勢群體的貧弱狀態(tài),提升國民素質,推動社會進步。
幾年前,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,“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(xiāng)”。農業(yè)是“四化同步”的短腿,農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。因此,十八大以來,為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,黨中央、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,舉全黨全國之力推進脫貧攻堅。2015年,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實現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。
這是中國必須完成的硬任務,沒有退路,大批企業(yè)家已經行動起來。
我們熟知馬云的教育扶貧、王健林的萬達小鎮(zhèn),劉強東的扶貧項目“跑步雞”、“村長劉”核桃也每每成為輿論熱點,但有一位農民出身的企業(yè)家已在扶貧路上走了21年。如今,他甚至要將扶貧作為主業(yè),與商業(yè)抱負一起,放在其事業(yè)天平的兩端。
5月20日,碧桂園精準扶貧鄉(xiāng)村振興行動啟動會在廣東順德碧桂園總部召開。碧桂園與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、甘肅省臨夏州東鄉(xiāng)族自治縣、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等全國13縣達成結對幫扶協(xié)議。這在全國民營企業(yè)參與精準扶貧的實踐中尚屬首例,此舉將惠及32萬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。
5月20日,碧桂園啟動與全國13縣的精準扶貧鄉(xiāng)村振興結對簽約
01
“善”的種子
雖然人之初,性本善,但讓企業(yè)家們甘愿耗費巨資甚至畢生精力去做公益,絕不會是一時興起。所有善果,皆有善因。企業(yè)家慈善之心的萌發(fā),要么是因為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,要么是受到至親至信之人的影響。
比如蓋茨,最初他認為回饋社會的方式就是通過微軟解決就業(yè),推動科技。雖然父母一直熱衷慈善事業(yè),但蓋茨卻無動于衷,一度被媒體稱作“鐵公雞”。后來,在母親的多次勸說下,蓋茨成為美國共同之路慈善組織的理事。
而1994年母親因癌癥逝世,蓋茨開始重新思索人生的價值。這一年,在父親的建議下,他拿出了9400萬美元,建立了比爾和梅琳達·蓋茨基金會的前身威廉·蓋茨基金會。2008年,從微軟退休后,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基金會的工作中。
中國“首善”李嘉誠也曾提及對公益的強烈使命感的原因。15歲時,親戚因家境貧困,要帶孩子回潮州生活。登船那天,辛苦準備的食物卻被人偷了,李嘉誠趕緊去買食物。但當他到碼頭時,船已起錨,李嘉誠只好雇一艘小舢板去追。
過程中,他看到船上乘客對他揮手喊話,原來是他追船送食物的行為感動了乘客,乘客們拿出食物救助他的親戚,喊李嘉誠回去。李嘉誠說,這個故事他會永遠記得,也讓他看到關愛是如何互相傳遞的。
楊國強(右)在英德樹山村與貧困戶交流
而楊國強則是因為自己的苦出身,“我窮過,知道貧困是怎么一回事。”
1955年,楊國強出生于廣東順德的一個農村家庭。當時家里窮的幾乎沒有余力再多養(yǎng)一口人。楊國強的姐姐在3歲時餓死了,楊國強雖然活了下來,但從小也受盡了困苦。他曾回憶說,18歲前,從沒穿過新衣服、沒穿過鞋和襪子,衣服經常穿到最后補丁都能完全掩蓋原有的顏色。家里也沒地方住,從小擠在哥哥工作的宿舍里。
“中學時,因為沒錢交學費而面臨退學。是國家免了我7塊錢的學費,還給了我2塊錢的助學金,我才得以完成學業(yè)。”正是這幾塊錢的“恩賜”,在楊國強內心埋下了善意的種子。
02
楊氏扶貧
兒時的經歷深深影響著楊國強的人生軌跡。他尊重錢,但從不貪戀財富帶來的虛名,而是更愿意把它用在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地方,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,并且從不求回報。
1.大手筆,做更多的事,幫更多的人
楊國強扶貧不只是“力所能及”的程度,而是始終抱有“不遺余力”的態(tài)度。
1997年,楊國強拿出相當于他一半身家的100萬元,匿名設立仲明助學金(仲明是楊國強已過世的母親的名字)。而當時,碧桂園剛從一場危機中緩過來。1993年,碧桂園由于別墅滯銷,致使碧桂園瀕臨破產,后在高人指點下才得以化險為夷。
此后,楊國強每年追加100萬匯入助學金賬戶,從2006年開始,增加到200萬。受到資助的學生們給這位恩人寫過很多信,“一家人聚在燈下讀這些信,聽聽他們的心里話,感到十分開心。”十年后的2007年, 《瞭望東方周刊》記者以“感動更多人投身慈善”為由說服了楊國強,他的事跡才被曝光。
在楊國強的影響下,他的家族也對慈善公益頗為上心。當年,楊國強遠在美國的女兒楊惠妍在電話中問楊國強:“爸爸,你不是說要為窮人的優(yōu)秀孩子辦最好的免費學校嗎?為什么還不做?” 楊國強開玩笑地回應,“爸爸的錢以后都是你的,做這個事等于用了你的錢??!”
而女兒一句“對國家、社會有好處的善事,要做就快做”,則堅定了楊國強創(chuàng)辦國華紀念中學的想法,僅僅幾個月,這個“五星級的家”就蓋好了。這是目前全國唯一全免費的民辦高中,而這個名字也是紀念他逝去的大哥,“如果用我全部的財產能換回哥哥的健康,能找到最好的醫(yī)生,我都毫不猶豫,在所不惜。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。”
國華紀念中學校碑
至今,楊國強、楊惠妍已為全社會捐款累計超過36億元,累計受益人次193878人,涉及教育扶貧、產業(yè)扶貧、救災賑災等方面,包括創(chuàng)辦三所全免費學校:除了國華紀念中學,還有全國唯一全免費大學廣東碧桂園職業(yè)學院、培訓退伍軍人的全免費學校國良職業(yè)培訓學校。另外還設立了首個惠及全縣所有貧困家庭學子的惠妍教育助學基金。
如今,楊國強又將精準扶貧提升到主業(yè)的高度,確立了“地產+扶貧”的雙主業(yè)模式。
碧桂園精準扶貧鄉(xiāng)村振興領導小組由碧桂園集團黨委書記、總裁莫斌親任組長,“我們抱著‘不破樓蘭終不還’的決心和勇氣,確保在2020年,力爭在2019年之前,實現我們的精準扶貧、鄉(xiāng)村振興的目標,這是我們對社會的承諾。”莫斌如是說。
如此舉全公司之力,可見楊國強扶貧濟困的決心。
2.從星星之火到全面開花
從樹山村的首個項目試驗,到英德78村的省域規(guī)?;瘞头觯缃裼质侨珖?3縣整縣精準扶貧,思路清晰,真抓實干,穩(wěn)扎穩(wěn)打。
2010年,楊國強選定樹山村作為碧桂園首個新農村建設幫扶點。通過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由碧桂園公司派駐技術人員,成立苗圃示范基地,免費對村民進行培訓,按照市場價格提供苗圃,引導村民成立合作社,村民提供土地和勞動力,苗木栽培達到一定條件后,由碧桂園按照市場價或者保護價負責收購。在具體操作中,由碧桂園先期為農戶墊付50%到90%的種苗款,按照“借本你種、賣了還本、賺了歸你,再借再還,勤勞致富”的原則,幫助當地貧困農戶“造血”。
樹山村舊貌(上)與新顏(下)
“八年前樹山村還是污水橫流,破舊的泥磚房,沒有自來水,沒有網絡,碧桂園扶貧項目落到我們家鄉(xiāng),當時大家都不相信。”廣東清遠英德市花塘(樹山)村黨支部書記羅世煌表示,碧桂園進駐短短八個月,新房就交付使用,通水通電。如今,樹山村從一個破敗的小村莊,變成了小別墅山莊,產出超2300萬元,農戶戶均增收達7萬元。
試點成功后,碧桂園把經驗逐步移植到其他對口扶貧項目上,模式日漸成熟。于是,2017年,為了助力廣東打贏三年脫貧攻堅戰(zhàn),碧桂園選定英德作為扶貧工作的主戰(zhàn)場,不怕啃硬骨頭,整縣幫扶英德78個貧困村。采用“整體規(guī)劃、重點打造、分步實施、連片推進”的模式,不搞大拆大建、不搞大包大攬。充分挖掘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?jié)摿?,采用一村一品、一縣一業(yè),因地制宜精準扶貧。
2018年,碧桂園又將扶貧范圍擴大到全國,與13個縣結對幫扶。由碧桂園牽頭落地打造集約化、規(guī)?;膶I(yè)苗圃農場,并為農戶提供資金支持、技術指導、苗木回收的全產業(yè)鏈條幫扶。除苗木綠色產業(yè)之外,還擴展到種養(yǎng)殖業(yè)。
3.“駐扎式”扶貧,深入一線攻堅
從2010年首個廣東扶貧濟困日以來,八年里,碧桂園秉承著“真扶貧、扶真貧”的行動理念,通過黨建扶貧、就業(yè)扶貧、產業(yè)扶貧、教育扶貧、智力扶貧等多種模式,不斷創(chuàng)出具有碧桂園特色的長效扶貧機制。
為了保證扶貧效率和質量,碧桂園通過內部競崗和外部招聘的方式甄選扶貧人員深入一線,全脫產駐扎農村。
碧桂園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正在村民家中調研
以碧桂園黃塘村新農村建設項目為例。當時,廣東省委提出“三年打基礎、五年提高、十年出成效”的要求,碧桂園卻把“三年打基礎”改為“一年”。為實現這一目標任務,駐村工作隊的6名干部職工經常是幾個星期不能回一趟家,即使在國慶、中秋“雙節(jié)”,依然奮戰(zhàn)在基層一線,與施工隊一起搶工期、趕進度、保質量。
“不想家是假的,但大家都帶著情懷做這件事。我們享受這個過程,看著村里一點一滴地變化,大家都很有成就感。”這幫80、90后的駐村干部對工作的熱愛溢于言表。
其實,很多駐村工作隊剛進駐村里時,會有村民不太配合。但慢慢地,看到駐村干部真心實意為村里辦事,村民逐漸理解、接受并積極參與其中
03
結語:扶智
能力越大,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就越大,這是碧桂園扶貧的真實寫照。而楊國強個人的想法更帶有濃濃的鄉(xiāng)情:“40年前我種田,40年后我還是回去種田!”他希望未來用80%的精力做現代農業(yè),為國家做一些事情。
對國家的感恩、對知識的信仰是楊國強所有善舉的原點。因此,無論是教育扶貧,還是產業(yè)扶貧、新農村建設,楊國強都在做一件事——用知識改變命運,“知識是戰(zhàn)勝貧窮的最好利器,擁有知識方可改寫一個人乃至國家的命運。人的生存與發(fā)展, 國家的興旺與發(fā)達,社會的文明與進步,靠的是知識和智慧。”
楊國強曾說過,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標是得到家人、朋友以及社會的認同,“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”。這個樸素的想法卻是最寶貴的企業(yè)家精神,在此信念的支撐下,楊國強走出了一條具有碧桂園特色的民企履行社會責任之路。